互联网医疗新蓝海千亿市场待开发

2020-04-22 17:29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但在众多行业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互联网医疗却再度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成为众多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不用扎堆去医院,不用担心交叉感染,线上进行专业医生问诊,医保在线支付,专业人员送药到家。“在线购药”、“远程问诊”在疫情影响下,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同时,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医疗支持力度的加大,多地“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纳入医保支付,为互联网医疗发展打通“最后一公里”。新一轮风口、政策红利的加持,互联网医疗赛道再迎黄金期。
 
  需求快速增长
 
  2020年的疫情,让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李阿姨犯了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尽量避免到医院等高风险区域。但长期服用的降压、降糖药还得定时开。”
 
  “虽然我知道网上可以定外卖,但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可以网上问诊,网上开药。”李阿姨将烦恼说给儿子后,儿子帮她在一个在线医疗平台注册了账户,虽然已比平时开药时间晚了两天,但验方、提交后,仅过了30多分钟,近期需要服用的药已经送到李阿姨手上。
 
  特殊时期,像李阿姨一样,初次尝试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人并不在少数。
 
  有数据显示,医联平台注册医生数较疫情发生之前环比增长784%,注册患者数环比增长372%,平台问诊量环比增长159%。百度“问医生”更是自1月27日免费服务通道上线以来,累计咨询量已超过500万次,仅肺炎类咨询,单日咨询量就已突破40万次。
 
  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等多家在线医疗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问诊,各大在线问诊平台也迎来了流量高峰。39健康网网站每天的访问量都在百万级别,疫情专题页累计线上曝光量近1.16亿。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
 
  易观分析师陈乔姗认为,疫情促使更多用户自愿或半自愿地开始了解和接触在线医疗。“义诊活动不仅大幅提高了互联网医疗用户的整体规模和渗透率,同时也成功‘出圈’,触达健康人群,为互联网医疗领域收获了新的流量。”
 
  国金证券医药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曾秋林表示,互联网医疗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用突出,线上咨询、问诊有效缓解了线下医疗资源紧张,同时引导患者就医能够分时段就诊,尽量减少患者在院内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用户教育得到突破,线上医疗使用行为快速普及,为后续客户留存黏性奠定基础。
 
  “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初衷是缓解医疗分配不均,解决贫困地区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有近70亿人次的门诊量,其中超过60%为复诊,而有些复诊可以通过线上完成。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院迎来大爆发,前11个月新建互联网医院148家,创造历史高峰。因为疫情的影响,互联网医疗的需求从过去的弹性一下变成了刚需。
 
  政策加持 但“最后一公里”仍待完善
 
  早在2019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部署“互联网+医保”工作。3月2日,《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更是进一步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截至目前,上海、深圳、浙江等多个省市已明确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结算体系。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行业将迎来爆发。众海投资副总裁陈冬东认为,医保上线以及一系列涉医药研发、流通等政策的出台,会一定程度上重构医药行业格局。
 
  但也有业内人士较为理性,认为行业“最后一公里”完善仍有待时日。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表示,目前运行的闭环是上海的患者只能使用上海某家医院的线上互联网平台才能报销,这大大限制了互联网“服务无边界”的优势。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光磊表示,纳入医保的前提是医疗机构要有电子处方流转能力,在复诊、购药、配送、医保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基于真实的处方,从而实现凭方复诊、凭方购药、凭方报销。
 
  “处方信息做不到统一监管,就难以打破处方信息的孤岛现象。”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处方外流仍受制于种种因素,难以全面展开。
 
  的确,处方外流,就需要根据“互联网+”医疗服务特点,落实线上实名制就医,配套建立在线处方审核制度、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机制,保障诊疗、用药合理性,防止虚构医疗服务,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同时,做到诊疗、处方、交易、配送全程可追溯,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全程监控,但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他建议,应在政府监管下,建立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国家统一平台和医保结算统一平台,这样各地医药电商只需对接具有医保在线报销资格第三方平台,患者真正享受到足不出户医保购药。“这不仅可以降低医保部门的管理成本,还能加强线上医疗的风险控制。”
 
  市场空间崛起 迎资本热潮
 
  微医集团品牌部总经理张贵民表示,此次疫情后将催生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医院、医生更加重视线上服务,会扩大在线诊疗的服务人群和服务项目,互联网医疗行业会真正进入一个加速时代。
 
  曾秋林表示,互联网医疗已从一开始的远程问诊、轻问诊,逐渐覆盖诊疗、诊断、健康管理、院后管理等诸多环节。当前,围绕医疗资源配置以及医疗服务流程再造,互联网对医院场景的渗透以及对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介入越来越深。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参与主体也不再局限于医疗机构,而是扩大到医药、医保领域,涉及范围不断扩大。
 
  近年来,山东、湖北、浙江、上海等地相继开通官方互联网诊疗平台,同时阿里健康、叮当快药、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等第三方平台也迅速崛起,在线问诊、互联网医疗企业呈几何式增长。有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企业已新增11000家。
 
  此外,国家队也开始大幅度介入。4月8日,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部在上海正式揭牌。该公司是由国家卫健委部署、中国移动牵头组建,太平洋保险、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浦东投控科创基金等7家公司共同参与,被视为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的“国家队”。
 
  据悉,联仁健康是国内第一个“央企领投,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医疗信息化企业共同参与,以国资为主体并具备市场化机制”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集团,将主要覆盖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医疗产业园三大板块,通过建设国家级医疗大数据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数据平台和应用,提供公共卫生、保险创新、精准医疗、互联网医院等多种健康医疗数字化服务。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委拥有的政策优势,为加快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上海成立联仁健康是中国移动深入实施“5G+”计划,加速技术融合和产业融通,持续深耕重点垂直领域和通用场景,推动5G在医疗行业应用创新的重要探索,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普及应用、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实践。
 
  而让资本大鳄看中的,更是互联网医疗的增长空间。有数据显示,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委管医院中,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甚至比去年同期增长20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以阿里健康4月1日发布的数据为例,过去10天,支付宝平台上医疗健康类服务的交易量增长了16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保守预测2026年达到2000亿元。远程医疗方面,2018年我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130亿元,未来五年符合增长率均为27.63%,2022年将达到345亿元,在线医疗行业前景可期。
 
  千亿市场预期下,行业相关融资标的的融资额大幅增长。近日,互联网医疗平台微医计划赴香港市场IPO,融资10亿美元。同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春雨医生也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据天眼查数据,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搜狗的运营主体北京搜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为新增股东。而在此前已上市的平安好医生,目前总市值超500亿港币。阿里健康业绩也呈爆发式增长,股价已从年初的9.12港元/股,涨至目前的15.9港元/股,几乎翻番。
互联网医疗 上一篇:亚马逊4月30日发Q1财报 云计算营收有望超100亿美元 下一篇:国家网信办整治网络恶意营销号 关停18576个账号 发现更多资讯